声:“我外公当过官?怎么家里面人都不提的?”
王婶叹了口气,道:“老爷中进士的年岁不大,从中进士那年算下来也有三十年来了。大姑奶奶小时候还跟着太太上京享了几年的福,可好景不长,大姑奶奶八岁的时候,老爷在朝里得罪人被罢了官,这才回到了松江县。”
自己居然也能勉强算官宦人家出身……江月儿笑道:“好新鲜,我外公居然做过京里的官!”不过被罢官终归说出来不好听,难怪家里人都不想提。
王婶骄傲道:“那是!不然你以为,为什么巷尾的董家看得上我们家?我们家姑奶奶可正经是翰林小姐出身,要不是老爷遭人暗算,怎么可能轮得上他们家?可惜运气不好认错了人,差点害了大姑奶奶的终身。”
江月儿见王婶说到后面情绪激愤起来,忙问:“那这事跟我娘吃苦有什么关系?”
“先时老爷心气儿高,因为被罢官的事,觉得无颜见人,整日躲在家里不出门。那时候杜家的家底早年为着老爷赶考早花空了,家里没了进项,又要供大爷开蒙读书,老爷不管事,全靠太太和大姑奶奶白天黑夜的织布过活,太太的头风病就是那时候落下的,连我和我家那口子都在外头找活干。就这,还逢年过节连块肉都吃不着,你说苦不苦?”
江月儿想象了一下没肉吃的日子,深有同感:“苦!”
王婶看得一乐:爱说话的人最喜欢有人捧场,江月儿不随便插话,又听得认真,引得她谈兴越发高昂。
“就是啊!好在老天开眼,到大姑奶奶十五岁的时候,朝廷发了诏书,澄清了我们老爷的冤情,老爷这才觉得日子有了奔头,在平王府找了份清客的活,家里日子才慢慢好起来。”
“平王府里当清客?平王府是什么人?”
王婶笑道:“平王府不是什么人,是平王的府邸,平王的封地就在我们松江。平王是先帝的胞弟,也是现任皇帝的亲叔叔。”
江月儿颇觉长了见识,外公竟跟皇帝老爷也间接扯上了关系:“外公怎么没继续当官?”清客江月儿知道,他们杨柳县陈县尊家里也养了几个,连幕僚都算不上,就是遇到饮宴客人了,出来作个诗排个笛什么的助兴。说着好听,也只有给主人排遣无聊用。
还是个什么事都不知道的小丫头呢。
王婶心里叹一句,解释道:“这当官的门道可多了,老爷那时候一点家底都没有,进京要路费,选官还得打点。有时候便是打点了,一时半会儿没有合适的官,或者给你发配到哪个位置上顶雷,都不好说。万一招人暗算了,说不好要掉脑袋的!当清客虽然地位没有当官高,可平王府有钱哪,平王又大方,这不,老爷当了几年的清客,家里先当出去的东西都赎回来了。”
江月儿连连点头,心道:当官原来还有这么多不好的地方,等阿敬回来了,我可得好好跟他说说。
想起一事,又问:“外公都是平王府的人了,怎么傅家人还是想欺负我们就欺负我们?”
提起傅家,王婶的脸色阴了阴:“叫他们走了狗|屎运呗,傅家老太爷有个弟弟也在平王府当长史,大姑奶奶和傅家少爷的亲事当年就是他作的媒。表小姐你说,一个清客家,一个长史家,两个打起来了,平王帮谁?肯定是长史家啊。”
江月儿哪分得清清客和长史的差别?王婶就给她解释了一遍。
她把里头的关系细细一捋,不由赞了她爹一回:“我爹果然厉害,居然敢跟王府长史家亲戚作对!”
这话连王婶也是赞同的:“可不是?江少爷,哦,我是说你爹,我都还记得,江少爷那时候白衣佩剑,头戴玉冠,走进来跟老爷说‘把大妹交给我,让她跟我走,我绝不让她吃苦’的样子,那样子,真是——啧啧啧,那个样子,我都说不出来。不是我说,大姑奶奶前头吃了几年苦,能得着你爹这样的夫婿,也是值得的!”
江月儿看王婶满脸放光,一副憧憬怅惘的样子,咯咯直笑:“想不到我爹年轻的时候是这样的。”
王婶一瞪眼,自觉维护偶像:“那是自然!你爹那时候多好的风仪,多俊的人物啊!要不是他前一年来我们家拜访,亲口说自己几年内不想成婚,我们老爷能歇了心思,把大姑奶奶许给那家不要脸的东西吗?”
江月儿笑了一会儿,想起来:“我爹原来跟我外公家是旧交啊?”一说出来,就觉得自己问了句废话,要不是旧交,外公会对他那么信任,几句话就把女儿交给他了吗?
赶紧又问:“不是说婚姻之事,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吗?我爹直接说要娶我娘,这不合规矩吧?”
王婶道:“这有什么稀奇的?老爷这么做,当然是因为姑爷的爹娘早就没了。我还记得姑爷走后,太太还跟我们说过一回,说江少爷命苦,爹娘早早没了,族人也不是东西,要占他家财。对!”
豆角摘好,王婶端起了簸箕:“江少爷头一回来时,老爷一个人喝了好几天闷酒,伤心得不得了,说他大恩未报,终身之憾。”
江月儿急忙跟进去帮她提水:“原来我爷爷跟外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