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罢,少年欣喜若狂地上前抱住了李通。不停地拍着他的后背。
【李典,字曼成,山阳郡钜野县豪族李家家主李乾的从子。日后的曹魏部署,有名的儒将、智将,熟读兵书,文武兼备。寿张破黄巾、河北打袁绍、合肥阻孙权、可谓是功绩殷盛,只可惜年仅三十六岁时便过世了,典型的天众奇才不长命。(从子:两汉时期,曾祖两代称侄子,三代称从子,四代开始就只能称族子了。这里的李典,是李整的爷爷的兄弟的孙子。顺便一提,按照人物关系,李典可以称呼李整为从兄,而李通因为已经族四代的关系,只能称呼李整为族兄。当时的大家族宗族关系的观念是相当严谨的。)】
李整与李典将李通请入了府上,一边走,李典一边忍不住问道,“万亿,听闻你前一阵子在汝南闹腾地挺欢,怎么后来就再无什么音信了?”
听到此事李通不由有些尴尬,毕竟那会儿他聚集了十几个当地的健儿,干着劫富济贫的游侠买卖,可惜后来被路过的张煌碰到,打了一场没打赢这不连人都输给张煌当小弟了嘛。虽然说跟着张煌李通也干了不少大事,可给人当小弟这种事又怎么好意思跟两个同辈的族中兄弟提起,于是乎,李通便含糊其词地说自己当时被官府通缉,离开原籍外出游历去了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李整、李典从兄弟二人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。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,其实各地豪族子弟中也有不少侠肝义胆的俊杰,年少轻狂之际带着些人手公然劫掠一些为富不仁的富商们,哪怕是被官府通缉也丝毫不怵,依旧贯彻这种“侠”、“仁”的思想。当然了,这指的是武家,一些书香门第的公子哥们还是颇洁身自好的,毕竟他们需要好的名声日后当官,只有像李通这类武家出身的、注定因为没有文化而当不上文职的,才会放纵自己去打名气,运气好的话,被朝廷看中诏安为武职,也算是个出路。毕竟汉代遵从黄老、儒家思想,刑律相对是较轻的,除非作恶多端、罄竹难书,否则很少被朝廷当众处刑的。
“那你这回到宗家所为何事?”
问着问着,李典便问到了李通来这里的原因,毕竟李通跟李典一样出身山阳李家的分家,若非紧要事,族兄弟们平时还是很少有机会能相聚的,否则李整、李典瞧见李通也不会那么欣喜兴奋。
“我……”说到这里李通脸上的笑容缓缓收了起来,在略一迟疑后,他低声说道,“我想求见从祖父,不知他老人家可在府上?”
“……”李整与李典顿时愣住了。要知道在如今的李家宗家,能在辈分上被李通称之为从祖父的老人就只有一位,那便是李整已过逝的爷爷的兄弟,已年过半百的李家族老,李进。
“族弟在外吃了亏了?”李整亦收起了脸上笑容,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“并非族兄想的那样,不过……也差不了多少了。”回想起第五宫元、唐周以及天剑恢恢、地剑输耳四人的可怕实力,李通摇摇头叹了口气。
见此,李典也不再玩笑,在与李整对视了一眼后,低声说道,“族祖父就在府上后院,菜园子右边那间的那间柴房……族祖父不喜我等小辈叨扰喧哗,万亿你自去便是。”
李通点了点头,抱拳说道,“既如此,我先去拜见从祖父。”
“嗯,我等入夜再叙。”
“边吃酒边叙。”李整与李典亦抱拳相送。
告别了李整与李典二人,李通对照着记忆中宗家大宅的坐落,朝着后院的菜园子走去。刚走到菜园子,便瞧见有一位发须微白的老人提着装粪的桶子,用勺子正在给土地施肥。
李通走上前去,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向面前这位老人磕了几个头,唤道,“从祖父安好。”
老人回头望了一眼李通,也不招呼,顾自将手头的活忙完。而李通也不着急,跪在地上虔诚地等候着。
待将菜园子内的土地全部浇了肥后,老人拿了一条抹布擦了擦手,笑呵呵地转过头来,赞许地点点头说道,“比起以往,今朝你的心性坚定了不少,看来在外经历了甚多磨练呐,文达……孺子可教。起来罢!”他招招手唤李通起身。
然而李通依旧跪在地上不肯起,在略一迟疑后,他伏地恳求道,“从祖父,通欲学万人敌,望从祖父教我!”
“万人敌……”老人微微一愣,旋即浑浊的眸子中绽放出几分锐利的精光,眯了眯眼,目不转睛地望着李通。
而与此同时,他身上那件粗布衣无风而动,那甚至于要强过孙坚的恐怖威势,一下子就压到了李通的心头。
[好……好强的威势……]
李通心中大惊,可是明亮的眸子依旧炯炯有神地瞧着李进,毫不因为心中的畏惧而避让,哪怕全身的骨头都被那无形的威势压迫地嘎吱嘎吱作响。
“倒是老夫看走眼了……”
老人意外地端详着李通,布满皱纹的老脸上露出了几分赞许的神色。
“你……已比老夫预想地,更经雕琢了……”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