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离又因为临近淮水,控制着南下北上的孔道,成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而隋唐大运河的开凿,让符离不再仅是南北交通的中心,更是东西水上交通的咽喉。正因如此,符离的战略地位异常,成为了自古以来有名的“百战道”和“符离塞”,绝不是现代只能靠着烧鸡才能让人记起的小集镇。
因而孝宗发起的隆兴北伐首要就是要打通这条南北通路,但是却败于此,十数万大军尽数折损,被迫与金和议,是谓隆兴和议。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。规定:宋朝皇帝对金朝皇帝改称臣为称侄;改“岁贡”称“岁币”,并将“绍兴和议”商议的银、绢各减五万,为二十万两、匹;宋割唐、邓、海、泗四州外,再割商、秦二州予金国。
符离之败的影响力不仅仅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隆兴和议》,维持了与金的四十年和平,更重要的是宋朝从此丧失再战之力,无力北伐,引得无数人扼腕叹息,悲愤异常。而今赵昺再次北伐与敌争夺符离,不仅是为打通北上夺取二京的通路,也是夺取徐州的重要一环。
符离城池横跨汴河之上,又坐落在通往徐州北上的大路之上,只有夺取了符离才能沿运河北上应天府,乃至开封,并对徐州形成夹击之势。作为兵家必争之地,符离早已在唐代筑城,城墙垒土夯,周长六里有余,连垛高三丈三尺,厚二丈五尺。开有四门,汴水穿城,所以东西皆为水门,外部挖有城壕。
让赵昺感到好笑的是入宋之后,唐朝藩镇割据时期仓促建立的城池,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,宿州知州周佚准备扩建为周长十二里的新城和启动灵璧撤镇建县,可是,苏轼的一纸《乞罢宿州修城状》让城池的外城修建成了烂尾,所以现在的规模和唐朝规模无异。
彼时,学贯古今的苏轼只怕也没有想到宿州会成为抵御外族入侵的前线,符离城池是防御两淮的重镇,若是有之,只怕棺材板都压不住了。而今对于赵昺来说因而城池没有扩建加固,否则也会成为拦在自己军前的坚固堡垒。真是古今之事谁也看不明白,即便是彼时的圣者。
不过此时的符离在新运河开通之后,交通枢纽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,加上蒙元的入侵战事不断,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衰落,被元廷与蕲县、临涣及不足千户的零璧、虹县等诸县并入宿州,符离县也降为集,再无昔日的辉煌,可此时却又称为两国麓战的沙场,决定国运之地。
当夜,大军在零壁宿营,赵昺也暂时驻跸于此。而其实争夺宿州之战早已展开,都哥趁敌兵力空虚之际先期夺取符离,但是却被蒙元来援的侍卫亲军击败,在北上的刘志学部接应下才没有溃败,此时屯兵于据符离七十里的新安镇与敌对峙,双方虽未发生大的战事,但是小规模的战斗不断,袭扰战、伏击战和遭遇战几乎每日都在发生,得知陛下领军已至零壁,两人星夜前来拜见……